全文檢索
《吉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審議通過
時間:2016-06-02 11:29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吉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審議通過
吉林省人大法工委、環資委與吉林省環保廳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日前審議通過的《吉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解讀。
據介紹,《條例》共六章七十條,包括總則、排污者責任等,遵循“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上位法立法精神,有五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了排污者和政府的責任。《條例》的體例與上位法相比有所創新,主要是從排污者和政府責任入手,強化法的懲戒功能。《條例》第二章和第三章專設了排污者責任和政府監督管理責任。
二是突出了源頭治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往大氣污染治理強調末端治理,成本高效果差。《條例》依據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加強了源頭治理,從制定產業政策、調整能源結構、提高燃煤質量、加強機動車污染治理等幾個方面都體現了源頭治理的思路。
三是抓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吉林省主要空氣污染源為煤炭、秸稈和汽車尾氣。《條例》針對這幾項主要空氣污染源都做了有針對性的具體規定。
四是要求花大力氣治理“小”污染。《條例》不僅要求嚴抓重點排污源治理,也重視揚塵、揮發性氣體排放、露天燒烤、餐飲油煙、亂燒樹葉和垃圾的“小”污染。在合力整治的同時,注重預防措施,形成對大氣污染治理的全面管控。
五是加大處罰力度,增強法律威嚴。針對違法成本低、守法和執法成本高這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條例》不僅提出了大量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要求,同時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條例》規定了按日計罰、雙罰制等較為嚴格的監管手段和處罰措施,嚴厲打擊大氣污染違法行為。
吉林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省環保系統將大力開展《條例》的宣傳,切實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切實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各級政府的責任,努力營造全社會保護大氣環境的氛圍。
同時,借助《條例》出臺的契機,吉林省將強化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實,大力開展清潔空氣行動,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開展“長吉平”三城共治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強化環境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工作,形成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合力,嚴格行政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力爭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內,全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5%以上。力爭到2017年底前,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分別比2015年增加30天以上,重污染天氣分別比2015年減少8天以上,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 |
相關文章
- 北京市發布《電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19-07-10
- 山東省30萬千瓦以下作為所在地區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熱源的燃煤機組名單2019-07-31
- 浙江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計劃(附重點項目實施計劃)2019-08-30
- 福建省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全文】2019-11-14
- 山西:《再生橡膠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0年5月1日起實施)2019-12-13
- 上海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20-03-27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天然氣裝備產業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紡織纖維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中國疊螺污泥脫水機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電動自動車產業全景調查分析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手機電源充電管理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中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G0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