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機器人應用前景及在環保方面發揮的作用(2)
機器人分為哪幾類? 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如生產業、建筑業,或是危險的工作。但事實上,自機器人誕生起,人們就不斷嘗試說明到底什么是機器人,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定義也不斷充實和創新。 國際上通常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可以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盡管服務機器人的起步較晚,但應用前景十分廣泛,目前主要應用在清潔、護理、執勤、救援、娛樂和代替人對設備維護保養等場合。 機器人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2016年年初,人工智能機器人打敗韓國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占領人類智慧的高地,智能機器人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誕生以來,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與此同時,服務機器人發展迅速,應用范圍日趨廣泛。2007年,比爾·蓋茨曾撰文預言,機器人將與30年前的個人電腦一樣邁入家家戶戶,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專家表示,機器人可以人性化交互、移動式控制,還可以組件化成長,加載多種功能的組件,基于這3個特點,未來機器人可能在各個領域得到很好應用。例如“機器人+”工業將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稱為智能工廠的主力軍;“機器人+”農業將成為智慧農業中農民科學種田的好幫手;“機器人+”教育將為學生提供一個擁有海量知識的講師;“機器人+”生活將幫助大家任勞任怨地做家務;“機器人+”交通將實現永不相撞;“機器人+”物流將從分揀、搬運到送貨等各個流程替代人工;“機器人+”海洋將為深海作業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機器人+”航天將為宇航員配備新同事,提升空間作業的安全性;“機器人+”救災將對自然災害做出快速、準確的應對;“機器人+”軍事將開啟國防強國之路。 此外,機器人在另外一些應用領域的前景也值得關注,如海底管道安裝、檢修與維護,海底石油管道泄漏搶險,海底打撈與作業,地震搜救與作業,井噴救災,核電維護和退役與救災,外星探測與作業,山地運載,小區安保,以及建筑作業等。 專家預言,機器人的使用將進一步協助人類、代替人類、拓展人類的綜合能力,你的生活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相關文章
- 工信部長苗圩: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2015-12-03
- 工信部審議機器人產業規劃 十三五末產值望超千億2015-12-03
-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布2016-04-28
- 中國機器人產業低端化趨勢隱憂,避免重走光伏老路2016-06-02
- “中國智造” 智能機器人新天地2016-09-07
- 分析機器人應用前景及在環保方面發揮的作用2016-10-2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