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需水陸并重
當霧霾頻頻來襲時,你是否想到船舶和港口造成的污染也是一大元兇? 船舶和港口,看似和大氣污染聯系不大,實則不然。截至2013年底,我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7.26萬艘,凈載重量2.44億噸。全球十大港口,我國占據八席,吞吐量約占全球的1/4。 與此同時,船舶運輸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世界工廠”成長的煩惱 作為世界工廠,全球超過95%的集裝箱都產自中國,而服務于這些貨物的運輸車輛、搬運機械、運輸船舶等都會把污染物排在港口,這使港口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船舶燃用高含硫量劣質燃油是造成其污染排放的最大影響因素。目前,我國船用燃料消耗中有60%~65%為船用燃料油,少量用輕柴油(普通柴油)。根據《船用燃料油》(GB/T 17411-2012)標準,目前,我國的船用燃料油硫含量在1%~3.5%(10000ppm~35000ppm),是國四柴油(含硫量50ppm)的 200倍~700倍。 據測算,2013年,在我國港口停靠的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受船舶污染影響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 當然,船舶和港口污染同樣影響著內陸地區的大氣環境。《中國船舶和港口空氣污染防治白皮書》指出,大約70%的船舶廢氣排放發生于距離海岸線400公里以內的海域內,但是根據模型模擬,海陸風能將船舶排放的廢氣向內陸輸送幾百公里,影響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 |
相關文章
- 2019年石灰行業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07-17
- 2019年砂石行業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07-17
- 大氣環保產業全產業鏈分析及優化對策2019-07-24
- 印刷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附編制說明)2019-08-26
-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9年版)》2019-10-28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天然氣裝備產業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紡織纖維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中國疊螺污泥脫水機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電動自動車產業全景調查分析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手機電源充電管理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中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G0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