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加碼IPO環境監管
證監會7月1日發文表示,公司最近36個月內存在環境違法,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或受刑事處罰的,不得公開發行股票。同時,證監會還指出,將加強對上市公司環境保護信息披露的監管以及推動債券市場支持綠色產業。 對此,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繼2014年10月環境保護部取消上市環保核查,全部交由市場主體負責之后,證監會此次意在通過提高環保門檻加嚴IPO監管,相較于環境保護部為監管主體時,證監會此舉對市場影響將超以往。 政策利好,刺激綠色投資意愿 郭沛源表示,證監會此舉無疑利好整個環保產業,而對一般性生產型企業,市場監管部門實則發出了明確信號:增加環境違法成本,加大環境違法風險,助推市場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可持續良好氛圍。 “產業綠色化程度各有不同,有些行業確實沒那么綠色,比如鋼鐵、煤炭等行業。主張一刀切,一棒子全打死并非良策。通過提高IPO環保門檻,將一定程度上規范企業環境行為,促進行業企業在相對公平的環境下競爭,這對于本身比較守法、相對更綠色的企業來說是利好。”郭沛源說。 在他看來,另一個長期性利好,是促進ESG投資理念在國內的發展。ESG是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的簡稱,是倡導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資理念。 過去十多年來,郭沛源一直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從投資人角度來說,他們經常會提到一個問題,到哪里去找綠色的企業?”他坦言,在國內,關注綠色金融和責任投資這一主題的投資人并不多,很大程度上源于國內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差強人意。 “所以,監管部門釋放這樣一個信號,也是對有意愿做綠色投資的投資人的一種激勵。”郭沛源表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國內共有社會責任及其相關股票型主題基金18只。到現在這個數字就更高了。這也從來一個側面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整體上對ESG投資理念的關注度在增加。他相信,ESG投資理念必然會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生根發芽,占據一席之地。 上市后監管靠信息公開 此次證監會發文在措辭上僅針對上市前,并不包括上市后再融資。對此,郭沛源也表示出遺憾。他認為,應把上市公司再融資納入監管范疇。 “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上市后的監管主要有賴于兩方面,一方面加強違法之后的處罰力度,另一方面是推動信息公開。”郭沛源介紹,近年來,在銀行信貸領域,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及環境保護部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共享機制,貸款企業涉及環境違法違規的信息一經有關部門披露很快就傳導到了市場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和企業都起到了警示作用。這種機制也值得證券監管機構借鑒。 在近期江蘇省常州外國語學校污染事件中,涉及諾普信、江山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要求迅速自查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諾普信和江山股份根據監管要求,分別多次發布公告對相關信息予以披露。截至目前,諾普信、江山股份均已公告終止與常隆化工相關的重組交易。 “除了讓企業公布更多環境績效的信息以外,從社會因素方面看,加強公眾監督也是推進信息公開很重要的方面。目前,民間團體讓這一進程不斷加速。”據郭沛源介紹,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近年來開展了不少與綠色金融相關的項目。2013年,IPE聯合數家合作伙伴對17家水泥上市公司的環境表現進行調查,發現不少公司屢屢違規排污,并回避履行披露義務。IPE將調查結果整理成報告,并將報告發給國內外投資者。此后,IPE陸續推出污水處理業排放大戶、上市公司霧霾風險等研究報告,均產生一定影響。 “2015年,IPE定期公布上市公司排污榜。據統計,化工、公用事業、建筑材料和鋼鐵等上市公司是污染風險排行榜的常客。此榜單警醒投資者關注特定行業上市公司的污染風險,并將污染風險定量化地展現出來,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了參考,讓上市公司面臨更大的輿論與監管壓力。”郭沛源表示。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2021-11-11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答記者問2021-11-11
- 一圖讀懂 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2022-02-09
- 媒體感謝信-全球環保研究網-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2023-05-15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