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硅片技術為光伏降成本提供新路徑
組件成本在光伏電站投資約占45%,而硅片在組件成本中占比就達35%-40%。如何降低組件及硅片成本、提升轉換效率,成為未來光伏平價上網的兩個重要支撐點。 去年底,1366科技與韓華Q CELLS合作刷新了直接硅片技術新的性能紀錄——19.6%的電池轉化效率。這一成果清晰地展示了1366科技的非切削直接硅片技術與韓華Q CELLS的Q.ANTUM背鈍化電池這兩種創新科技相結合的潛力。 “順著這條光伏學習曲線走下去,光伏發電成本可以降到2美分/千瓦時。”1366科技首席執行官弗蘭克·范·米爾洛(Frank van Mierlo)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而目前,中國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通常為0.65-0.85元/千瓦時。 幫助多晶與PERC技術相得益彰 弗蘭克對光伏電價大幅下降的信心或許源于1366科技在硅片環節的技術突破。“19.6%的轉換效率很快就會打破。預計在今年一季度,直接硅片技術的轉換效率將達到20%以上。”弗蘭克說。 對光伏度電成本的關注正倒逼行業越來越關注電池的轉換效率。最近兩年,PERC技術(鈍化發射極背接觸技術)由于其工藝相對簡單,成本增加較少,已成為提升轉換效率的主流量產工藝。 有數據顯示,應用PERC技術在P型單晶硅上可以實現1%的效率提升,而多晶硅上僅能實現0.6%的效率提升。PERC技術應用在單晶和多晶硅片上的成本近似,但效率提升的比例不同,致使越來越多的PERC生產線選擇采用單晶技術路線。 “在應用PERC技術過程中,降低硅片厚度可以更充分利用光子,但傳統工藝無法使硅片更薄。1366科技的直接硅片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弗蘭克說,“因為是3D生長的硅片,可以做到邊緣很厚,而中間較薄,整個硅片同樣有基于200微米的強度。這表明采用直接生成技術的多晶硅片同樣可以與PERC技術相得益彰,從而形成長期的差異化優勢。” 弗蘭克告訴記者,未來,光伏轉換效率要進一步提升只有通過疊層電池來實現,這需要有便宜的襯底材料,采用直接生成技術的硅片在這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 |
相關文章
- 能源行業光伏逆變器標準解讀2016-05-16
- 石墨烯——晶體硅光伏器件的研究進展2016-05-16
- 歐洲金融資本助推中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2017-05-22
- 聚焦華東分布式光伏創新發展大會 與昱能共話“直流高壓”熱點話題2017-06-21
- 分布式光伏創新發展大會:艾伏新能源推出高功率8kW單相光伏逆變器2017-07-04
- 2021第五屆中國(西安)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展覽會2021-06-0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天然氣裝備產業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紡織纖維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中國疊螺污泥脫水機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電動自動車產業全景調查分析報告(2025 S04)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手機電源充電管理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中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 G04)
|
|
|
|
|
|